首页 > 技术 > CAE其它 > >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点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点

作者:Simwe    来源:万方数据    发布时间:2012-10-29    收藏】 【打印】  复制连接  【 】 我来说两句:(0逛逛论坛

七 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适用的企业信息系统是不可能直接花钱买得到的,即现成的企业信息系统是不存在的。电脑硬件、系统软件、部分应用软件可以买到,但都必须按本企业的特点进行集成和二次开发,才能构成适应本企业的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

  1.独立开发。大型企业比较适用于此方式。企业可成立IT部门(或分公司)专门从事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和今后日常的系统维护,并可为其它企业提供IT服务。

  2.合作开发。大、中型企业比较适用于此方式。企业与IT专业研发机构合作,共同开发企业信息系统,速度快、水平高。企业的IT人员参与开发,为今后的系统维护也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3.委托开发。中、小型企业比较适用于此方式。企业可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全部委托IT专业结构,以云计算方式实现企业信息化,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

  以上各类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都应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积极引进具有先进企业管理思想、方法和理念的成熟核心软件。

八 信息标准化

  企业信息的标准化关系到信息系统建设的成败。企业信息系统由供、产、销、人、财、物等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之间需要信息的自动交换,因此各子系统必须相互关联。各子系统关联的接口标准就是信息标准,关联的关键字就是信息代码。

  企业的各类基础信息如:产品、零部件、原材料、客户、供应商、设备、货架、企业的各级岗位和人员、会计科目等,都要进行信息标准化工作,要制定信息代码标准,要对各种信息分类编制代码。

  信息标准化是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之一,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数据库的有效运行均与此密切相关。信息标准化工作应该在系统规划阶段开始,信息代码的设计也是系统设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标准化工作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进行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繁杂、艰巨的工程。信息标准化工作的质量,关系到信息系统的运行质量。

九 企业信息系统的优化

  企业信息化建设应充分发挥计算机高速、精确运算的特点,将企业的各类计划做得更精细;以高速的信息流,加速物流与资金流;通过“海量”销售数据的分析,将预测做得更准确。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MIS)是模拟人工管理的模式开发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因此应该进行必要的优化与扩展。将企业内部以信息管理为主的MIS,扩展为与经济一体化供应链紧密相联的内、外结合的企业信息系统。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及相应配套法规的完善,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延伸拓展对外的经营活动。企业信息系统应当根据社会信息环境不断地优化,支持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各类商务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十 信息系统的实用性与开放性

  企业信息系统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应用系统,因此信息系统建设的第一原则就是实用。系统实施应按系统的实际需要,选择配置电脑硬件、网络设备、系统软件。选择时可稍考虑超前,但不要盲目追求超前、高档。在进行应用软件设计时,要考虑到企业员工的素质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操作界面应以简洁实用为主。对信息系统提出过高或不实用的要求往往华而不实,且要为此付出价格比很差的投资。

  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个方面。硬件系统的开放性,是要尽量选用通用、开放型系统设备,满足系统今后扩展的要求。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可根据实际进展的需要逐步投入设备,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在以后的系统维护中,可根据信息技术及其设备的发展,逐渐淘汰、更新设备,使系统能够以较小的代价,逐步地升级更新换代。

  软件系统的开放性,可保证软件的可持续使用和扩展。这要求在应用软件设计时,严格按软件工程的要求进行,使应用软件易于理解、可修改、可扩充、易维护,并可方便地移植到新的升级平台。

十一 企业信息化的培训

  企业员工的信息素质与企业信息化水平密切相关。员工的信息素质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及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关系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企业信息化需要员工的密切配合和积极参与,全面提升员工信息素质,可以推动信息化顺利地开展,并可保证信息化的水平。因此信息化培训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工作。通过信息化培训和宣传教育,可提高员工的信息素质,发动全员配合信息化建设,并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反之,忽视信息化培训,员工对信息化建设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就会使信息化建设出现各类问题,会给企业信息化形成很大的阻力。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计划地开展对企业员工进行分层培训和必要的宣传教育。其内容应包括: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系统的操作及维护等知识与技能。

十二 信息系统的维护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开发期和运行期,其中运行期是信息系统发挥效益的阶段。企业为信息系统的开发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当然希望延长信息系统运行期,使信息系统产生最大的效益。为了保证这一点,信息系统运行后,系统维护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

  1.信息系统运行后,企业的环境或管理系统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信息系统也必须要作相应的调整。

  2.信息系统运行后,随着应用者对信息系统的逐渐认识,会提出扩充或提高其性能的要求,对这些要求的合理部分应予以满足。

  3.由于人们认识问题的局限性,任何软件虽经过多次调试和检验,但仍不可避免存在缺陷,因此需要在系统运行期中不断发现并予以修正。

  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的硬件或软件环境发生变化,信息系统也需要作相应的调整或升级。

  5.企业信息系统处于内、外相联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中,为了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信息系统既要保证计算机网络的畅通,又要防“病毒”侵入、防“黑客”攻击。因此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也需要日常维护管理。

  不少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中“重开发、轻维护”,以为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就大功告成,不积极对系统进行维护,因此系统会越来越不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运行质量也会越来越差,以至信息系统的生命终止。要使信息系统保持活力,系统维护是关键。

  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维护,可将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信息技术业务(如IT设备管理、安全服务、网络通讯服务等)外包给企业外部的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使企业充分利用企业外部专业服务商的知识劳动力,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员工非专业的、勉强完成的工作。优质专业的服务外包,可使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成本降低,工作效率与质量提高,并可使企业内部有限的信息技术资源,去加强企业对市场环境的应变能力,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保证信息系统的运行质量,信息系统的维护还必须建立严密的制度,且严格执行。

十三 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七分管理,三分技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员工的信息素质,而不是信息技术。计算机与网络等信息技术仅仅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

  信息系统的实现必须要加强领导、严密组织、总体规划、科学论证、渐进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考虑企业自身的特定环境,遵循历史所形成的客观规律,应根据企业自身的能力与现状,借鉴先进和总结同行业的经验,循序渐进地开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