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起爆点定义
具有JWL 类型状态方程的欧拉单元在分析过程中会发生爆炸。模型中必须有一张DETSPH 卡用于爆炸波的定义。爆炸波的波阵面是一个球形面。DETSPH 卡上定义起爆点的位置,起爆时间,爆炸波的传播速度。程序据此计算每个火药单元的爆炸时间。不具有JWL 型状态方程的党员不受影响。
4计算结果
采用多物质欧拉法,建立某爆炸成形弹丸地雷的详细模型,对起爆、翻转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弹丸的成形尺寸及速度等,并计算弹丸穿透装甲板的过程,以及二次碎片的形成和对后效板的冲击。计算成形过程时间为2e-3s,计算费时为38736s。
4.1弹丸侵彻装甲板过程计算结果
计算显示,药罩在形成稳定的弹丸后,撞击到装甲板,装甲板被击穿,然后弹丸破片和装甲板破片继续飞行,撞击到后效靶。
弹丸侵彻装甲板过程如下图所示:
4.2GY4装甲板上的损伤状况
弹丸在高速飞行到装甲板后,发生猛烈碰撞。弹丸首先在装甲板前面开坑,随之弹丸也被顿粗,由于弹丸携带较高的动能,最终贯穿装甲板,从装甲板背后飞出,装甲板上产生一个62mm的孔洞,如下图所示:
4.3碎片在后效板上的分布情况
弹丸在穿透装甲板后,形成若干碎片,同时装甲板也产生若干碎片,碎片后继续飞行,撞击到后效板。
二次碎片的飞散角大概为57度,如下图所示:
碎片在后效板上的分布图如下:
5小结
采用多物质欧拉法,对起爆、翻转过程进行模拟,成形过程清晰。爆炸开始后,爆轰波首先轰击药罩底部,底部先被加速,在3e-5s内加速到3450m/s左右,然后药罩中心翻转。药罩边缘在爆轰波作用下也随即被加速,但由于药罩中心先加速,且速度高于药罩边缘,因此药罩整体被拉长,最终形成一个速度在2520m/s的弹丸。弹丸尺寸宽度为44mm,长度为77mm,形状为不规则锥筒形。
弹丸成形后撞击装甲板,导致装甲板完全贯穿,空洞直径为62mm。EFP弹丸及装甲板形成若干二次碎片,继续向前飞行,以57度的飞散角落在后效板上,散落在直径504mm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