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CAE其它 > > 云存储在企业应用的未来趋势探析

云存储在企业应用的未来趋势探析

作者:张华炎    来源:万方数据    发布时间:2013-01-14    收藏】 【打印】  复制连接  【 】 我来说两句:(0逛逛论坛

1 安全与稳定是基础,部署云必然要进行数据迁移

随着企业对新兴业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互联网时代导致数据量大幅度提高,企业对于数据挖掘,对于人特别是属性选择的不同取向,使得企业IT系统最终形成的架构需求不一样,这也导致整个互联网或者是存储、计算都向云的方向去转变。云存储系统构建时,安全和稳定性是企业对存储设备的最根本的要求,而这也是企业在考虑向云端过渡时,选购存储设备进行云存储架构设计最为关心的一点。

存储是一个很“保守”的行业,通常刚进入存储行业的新人都会被“老鸟”告诫,如果它(存储)不出问题,那么就不要去动它。因为企业的所有数据信息都存储在里面,你必须要为企业的未来负责,如果你对存储没有十足的把握,那么你就不要去动它,一旦某个操作出现问题,极有可能导致的后果就是企业数据丢失,而这一风险所造成的后果是任何人都无法承担。因此,安全与稳定性(可靠性)是存储系统的必备特点,也是企业在考虑部署云存储系统采用存储基础设施时,首要考量的因素。

但在谈到企业在云端过渡时,却又不得不“动”这些数据。当企业一旦实施云部署后,就应该将已有数据迁移到新的系统之中,这也是出于安全与稳定性考虑。这些看起来似乎跟上面所说的有些“相悖”,IT系统(设备)都有生命周期,一般而言大多是3到5年,当企业实施云之后,必然要将数据从原来的主存储系统迁移到新的云存储系统之中,新的主存储系统尽量采用生命周期一致的设备。如果新的主存储系统中包含了原有存储系统的话,由于生命周期的缘故,原有系统中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新存储系统的性能。

在可靠性方面,存储系统越简单,其可靠性越高,如果一个业务系统横跨在两个存储系统之上,其可靠性会大幅下降。如果说单个存储系统的可靠性是五个9的话,那在这种情况下,其可靠性可能只能达到三个9,甚至更低。一个业务系统横跨在多个存储系统之上的话,整体可靠性将受到可靠性最低的存储系统的局限。这一点很像管理学中的“短板效应”。

当然,这并不是说就要丢弃原有的IT设备,为了最大化保护已有投资,企业原有的存储设备仍可作为备用存储系统,利用用做备份等等。而这样的话,就必然会进行数据迁移,关于数据迁移的风险,对于惠普而言,并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因为惠普在数据迁移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并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帮助用户进行数据迁移。

2 云与传统存储的差别:可扩展性与灵活性

现在很多厂商在宣传产品的时候都会提到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而这两点恰恰也是云存储的两大特点。那么区别于云存储和传统存储的分水岭在哪儿呢?是应用,即传统的应用和非传统的应用。传统的应用是在基于企业已有数据量之上,可对未来的数据增长情况进行估量,也就是说,在三到五年内,企业数据量的增长情况是可以掌控的,数据的访问频率也趋于一种平缓,有规律的方式增长。

而非传统应用则与之相反,企业很难在三到五年内找到一种规律去预估数据量的增长情况。在海量数据背景下,不管是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还是因为用户的需求,企业整体IT架构可能因为本身业务的需求,或者高层决策者的特点(保守、激进),其必然都会要求存储基础设施具备可扩展性和高灵活性。

可扩展性并不仅仅指是的容量的增长,而是随存储容量的增长,其存储性能也必须随之增长以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而这一点尤其是在虚拟环境下尤为重要。云有一大特性,或者说是优势,就是将企业的IT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并统一分配,而集中管理必然就会涉及到虚拟化技术等等,部署虚拟化也被认为是实现云的必要前提。如企业一项新业务刚刚上线,初始也许只需要30台虚机,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可能一下子需要100台甚至200台虚机。在部署虚机时,最大的数据量实际上来源于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不断的拷贝,会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当然现在硬盘的容量是很大,也许传统存储能够满足新业务对容量的需求。但性能呢?大规模部署虚机所能收获的只是运算能力或者说服务能力的提高,其核心数据的容量也许并不会按比例增长,对却会对存储性能产生极大的需求。如果容量增长了,但性能却不能增长,这可能会使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

其实上面这个例子也体现出云存储的灵活性,即能够对新增业务进行快速支持。现在数据量猛增,业务部门对于新业务的预估通常是不够准备的,如果采用传统存储设备的话,必然给运维部门带来极大的难题。传统存储设备通常是采用预留的方式,根据业务部门提供的预估数据对存储空间进行预留,这种方式的低效性从去年春节的铁道部购票网站即可反应出来,最初是预售点,然后加入电话售票,最后又开通网络售票,但在开通网站售票之后,后端无法提供相应的性能,最终导致“吃力不讨好”的局面。传统方式在新环境下解决新的问题存在着诸多挑战,而企业要部署私有云系统必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3 易用性:管理必须走向智能化、自动化

部署私有云存储系统的存储设备在满足了可靠性(安全与稳定性)、可扩展与高灵活性等需求之后,其还必须具备易用性这一特点。企业在部署私用云之后,IT资源进行集中管理与统一分配,这就必然导致IT部门的运维、管理工作大幅增加,尤其是在一些大规模数据中心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之中,大量的运维管理人员必然给企业带来极大的人力成本。

但在传统运维管理中,企业通常采用的是“术业有专攻”的方式,如数据中心管理员、存储管理员等等一系列职位,每个员工对于自己的“分内之事”非常精通,但在其他领域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如果这种方式不加以改变,在云环境下,IT管理员是很难掌控企业内部的所有业务系统变化的方式和特点。

并且,企业都是有预算限制的,也不大可能为每一个业务系统,或者某个设备配备一个管理员。现在国外的厂商通常会提到这样一个衡量标准,每个管理员能够管理多少数据。比如说原来的传统存储,通常是说每个管理员能够管理多少个业务系统,但企业实际上真正关心的还是每个业务系统有多少数据,用可管理的数据量来衡量管理员的业务熟练度。

让IT管理员精通数据中心内的每一种设备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从用户角度来看,其必然就要求厂商(IT基础设施)具有简易性。如果企业整个系统的复杂度降低,就必然给日常管理带来极大的简便性,这样也使得每个管理员管理的数据量大幅上涨,有效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这也是为何很多厂商在公开招标的时候,客户都会很看重原厂服务这一指标,因为厂商肯定是最了解自己产品的。

但这样同样会产生另外一种尴尬情况,厂商虽然了解自己的产品,但却并不了解客户的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厂商希望能够尽量用安全保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客户希望在最快时间内解决问题。但厂商并不了解客户的系统,在短时间内无法知晓问题产生的根源,这就必然导致处理时间跟维护时间的大幅延长。

而如果存储设施具备易用性特点,能够自动地智能化地查找故障并进行自我修复,IT管理员只需在控制台通过鼠标操作就能解决问题。而这也符合IT行业的整个发展趋势,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