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CAE其它 > > 虚拟现实技术在温室模拟仿真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温室模拟仿真中的应用

作者:滕光辉, 周春林    来源:第三维度    发布时间:2012-06-20    收藏】 【打印】  复制连接  【 】 我来说两句:(0逛逛论坛

摘要: 虚拟现实技术, 即通过计算机等, 最有效的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视、听、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这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医学、建筑、造船、飞机制造和各种飞行训练等。该文概述了虚拟环境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论述了“虚拟温室”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应用以及将来的研究方向。

1.引言

虚拟现实技术, 即通过计算机等, 最有效的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视、听、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虚拟现实技 术是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高度并行的实时计算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的综合集成。这种模拟具有两种基本特征:临境感 ( imm ersive) 和交互性( in teract ive)。这种技术在实际中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医学、建筑、造船、飞机制造和各种飞行训练等[1]。

2.1虚拟现实技术的国外发展现状

1956 年, 美国的Mo rton Heileg 开发了一种被称为Sen so ram a 的摩托车仿真器。Sen so ram a 不仅具有三维立体视频及立体声效果, 还能产生振动、风吹的感觉及城市街道的气味。用户可以坐在仿真器的座位上经历一种开摩托车漫游美国纽约曼哈顿的感觉。

1965 年, 由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Ivan Su therland发表了一篇名为《The U lt im ate D isp lay》的文章。他认为, 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应该非常逼真, 以致于计算机生成的场景与真实生活的场景毫无二致。1968 年, 他在哈佛大学组织开发出第一个计算机图形驱动的头盔显示器(Helm et- Moun ted D isp lay, 即HMD) , 并且开发了与HMD 相配的头部位置跟踪系统。在完整的头盔显示系统中, 用户不仅可以看到三维物体的线框图, 还可以确定三维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并能通过头部运动从不同角度观察三维场景的线框图[1]。

由美国NA SA Am es 实验中心研制的V IEW 系统是第一个走出实验室进入商业应用的虚拟环境系统。V IEW 系统造价低廉, 并装备了数据手套、头部跟踪器等硬件设备, 还提供了语音、手势等交互式手段。V IEW系统主要应用于远程机器人控制、复杂信息管理及人类诸因素的研究。

由D IV IS ION 公司开发的Super V ision 系统从硬件角度来解决计算复杂性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本的并行模型, 同时开发了相关的并行处理器件。把虚拟环境分为环境层、实体层、元素层及原语层4 个并发层。把虚拟环境中的不同元素由不同的进程并行处理。

2.2虚拟现实技术的国内发展现状

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黄浩东等人研究并开发了虚拟原型机。虚拟原型机是当前设计和制造中的一项新技术。数字化的虚拟原型机将在很多场合替代物理原型机的使用, 从而大大缩短设计周期, 节约设计经费。

在2000 年, 虚拟环境技术已被引入生物环境的控制方面。中国农业大学的滕光辉, 应用计算机软件编程技术开发了“虚拟”鸡舍环境控制的系统软件-PHECS, 在分析所选择的不同环境系统的性能优劣, 最终给出优化控制方案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2]。

3“虚拟温室”研究意义及现状

常规温室的模拟, 其最大的特点是, 根据生物的生长特征, 对其环境因子, 用实物或半实物的方式, 模拟其适宜的生长环境, 从而达到预定的目的。这种研究方法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和缺点:首先, 在进行相应课题的研究时, 必须建造满足研究条件的温室, 但是, 当它建成后, 根据研究需要, 对它的结构和运行参数需要做相应的改变, 从而观察和研究温室的运行、变化规律及其控制的效果时, 已建成的温室将无法满足此时的条件和要求, 势必造成资金的浪费, 同时限制和阻碍课题的研究进度和正常进行。

其次, 对温室环境因子进行研究时, 受季节和外部条件的影响十分强烈。当需要采集春、秋的数据进行模拟研究时, 必须在春、秋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需要对温室的降温除湿进行研究时, 就必须在夏天进行; 如果需要对地中热交换做相应规律的探讨时, 就必须在冬天; 有时, 需要对温室在特殊的外部气候条件(大风、特定的高温和低温等) 下观察和研究它的运行情况, 这样势必对研究带来无法克服的困难。

第三, 在研究温室系统的严格非线性、结构时变、大容量滞后[3]等问题时, 已有的分析模型都对温室系统的一些条件(室外光照、室外温度等) 进行了假设和简化,这些条件在实际温室中是根本无法清楚和完整体现出来的, 相应的在这些条件下温室系统的运行状况, 就很难进行观察和研究。

因此,“虚拟温室”的研究和开发便应运而生。其主要优势是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一种交互、方便、可靠、快捷及可重复操作和演示的参考平台, 为生产决策服务,同时“虚拟温室”也可以作为一种综合的计算机平台, 进行试验和研究温室及其小气候的特性和规律。

当然,“虚拟温室”也有不足之处, 它是以实物或半实物的方式研究温室所得规律为基础, 无法代替实际,而且,“虚拟温室”的效果必须以实物来验证。所以它与实物或半实物的温室研究是不可分割, 互为补充, 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的。

在“虚拟温室”的研究方面, 有以色列的GAV ISHcon t ro l system 和日本在北京植物园的温室控制系统。2000 年, 由T. Hon jo 和E. L im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温室的可视化系统的研究, 同时这种虚拟环境的相关信息被转化成VRML 格式, 放在互联网上, 可实现温室的设计和规划[4]。

4“虚拟温室”的研究方法

4.1“虚拟温室”的含义

“虚拟温室”是将数据、材料、模型、物理属性和高级算法整合成的一个研究平台。研究温室对外界环境的反应, 将物理学(如温室围护结构的传热和力学属性) 和环境学(气候变化和植物生理信息) 结合起来, 进行预测和预报温室对外界各种变化(气候条件、植物生长和人工干扰) 的反应, 而且能够观察、显示和打印其结果。

4.2温室因子的相互关系

为了便于进行研究, 可以将温室中影响其特征的因素(因子) 按照数量, 将它划分为单因子、双因子和多因子; 同时又根据其特征分为物理学因子和环境学因子。物理学因子又可分为围护结构、力学特性、载荷(风、雪载) 等因子; 环境学因子可分为气候学因子和植物生长信息等; 气候学因子有温度、湿度、光照、气流、CO 2 浓度等(图1)。

虚拟现实技术在温室模拟仿真中的应用
图1 温室因子关系示意图

F ig. 1 Sketch of facto rial relat ion in greenhouse

4.3“虚拟温室”实现的流程图

温室模型是指温室各个因子及其相互关系的静、动态物理模型, 根据温室中因子的多寡以及其静、动态特征, 建立其相应的模型库, 从控制学角度来说, 就相当于前端的输入; 计算机数字化就是将温室模型虚拟化、可视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高级语言的选择、高级算法的应用、函数库及可视化界面的建立, 这相当于进行某种高级变换, 即控制变换部分;“虚拟温室”, 就相当于其输出, 相当于经过某种高级变换的结果。

模型库就是温室模型的集合, 根据数量的多寡, 可对应的分为单因子模型库、双因子模型库、多因子模型库等几类。函数库就是将温室中因子或因子间的物理模型转化成计算机模型(函数) 的集合, 对应于温室模型,依次可分为单因子函数库、双因子函数库、多因子函数库。模型库和函数库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函数库充分体现模型库的特征(图2)。

虚拟现实技术在温室模拟仿真中的应用

图2 “虚拟温室”实现的流程图

F ig. 2 F low chart of V irtual Greenhouse realizat ion

4. 4 “虚拟温室”实现的步骤

根据研究的思路和进展, 可将“虚拟温室”的实现大致分为4 个步骤, 具体是“虚拟温室”三维围护结构的建立、“虚拟温室”同步控制功能的实现、“虚拟温室”中环境因子的可视化、“虚拟温室”作物的虚拟化等。

1) “虚拟温室”三维围护结构的建立它是根据温室的几何模型, 运用VC+ + 下的M FC及OpenGL 画出其立体结构图, 通过渲染和多种特效处理, 然后设置漫游动作, 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 观察“虚拟温室”的空间布局状况, 其组成部分的效果与真实的温室毫无二致(图3)。

虚拟现实技术在温室模拟仿真中的应用

图3 “虚拟温室”三维围护结构实现流程图

F ig. 3 F low chart of 3D const ruct ion of enclo singsrealizat ion of V irtual Greenhouse

 
分享到: 收藏